图①:德寿宫遗址博物馆的数字化展陈。
(资料图片)
李元初摄
图②:德寿宫遗址博物馆外景。
于广明摄
核心阅读
杭州南宋德寿宫遗址历经4次考古发掘,在原址上建立博物馆。遗址之上,巨型幕布打造沉浸空间,模拟还原宫殿的建造过程;走近遗迹,AR透明屏再现古代生活……博物馆巧用数字化手段,让游客更直观地读懂遗址,感受文物所承载的文化之美。
浙江杭州城,吴山下,中河畔,一处红墙引人驻足。
这是南宋德寿宫遗址博物馆的宫墙。德寿宫是南宋重要的皇家宫苑,自2001年起,德寿宫遗址历经4次考古发掘,逐渐揭开神秘面纱。
南宋德寿宫遗址博物馆以原貌、原尺度立体标识展示,巧用数字化手段,在传承保护的同时让文物“说话”,让宋韵走进寻常百姓家。2022年11月开馆以来,博物馆已接待参观游客超20万人次,各类社会及旅行社团体800多个。“现在人气很旺,每天1500个预约名额,经常几分钟内就一抢而空。”博物馆负责人周佶说。
原址展示
沉浸体验古今交融
拾级而上,跨过悬有“德寿”匾额的宫门,眼前的重华宫正殿气势恢宏,巍然挺立,屋顶样式为仿宋歇山顶式,采用灰陶瓦构件,有脊兽装饰,极具南宋韵味。周佶介绍,“复刻版”的重华殿采用全榫卯结构,规格与南宋人撰写的《思陵录》中的记载完全一致。
从正殿旁的通道一路向下,来到博物馆一层中区“地下”的重华宫正殿遗址,这是博物馆的精华所在。玻璃栈道之下,香糕砖、磉墩、柱础石等南宋遗存尽收眼底。
“遗址历经了近千年风霜,仅这样看,或许很难想象这里曾经的恢弘。”周佶说,在考古专家眼中,这些遗迹都是珍宝。
说话间,3块巨型幕布在遗址的北、东、西三面缓缓下降,与遗址本体构成的地幕共同组成围合空间。背景乐与讲解声清晰响起,光影打在砖石、磉墩等遗存上,投影形成的建筑基础不断向上“生长”,在遗址本体上方模拟还原了重华殿的建造过程。
这是名为《德寿重华》的数字化展示。“效果好,又形象,不起眼的石墩子上搭起重华殿,我们这些‘门外汉’也能看懂遗址。”观看完展示,杭州游客王阿姨和身边的朋友谈论。
“对大家不容易看懂的遗址进行展示解读,在遗址上打造沉浸式体验,这是德寿宫遗址数字化展示的最大亮点。”德寿宫遗址数字化复原展示团队负责人介绍。
如果说中区遗址着重于展示德寿宫的兴衰与宋代建筑的精巧,那么西区遗址则在展现宫殿基址的同时,呈现南宋的园林之美和生活之雅。
3600余平方米的空间里汇集了工字殿后殿、方池水渠、茶阁、方亭、官厅直舍建筑等遗迹,共设置有8处数字化“打卡点”,遗迹旁设有AR透明屏,直接模拟展示了建筑原貌,再现了古人的互动画面,游客能直观地了解遗址遗迹。
此外,利用数字投影技术,方池水渠遗址之上动态投射出水纹、荷叶、游鱼等影像,还原了南宋园林的清雅氛围;长约30米的动态长卷上,以二十四节气为顺序,以“小西湖”景致为重点,结合史料记载,重现宋高宗禅位退居德寿宫后的游园生活……在这里,游客能够进行全景漫游。
学科交叉
精准呈现数字化内容
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图像数据实验室副主任刁常宇一直深度参与文化遗产高保真数字化信息采集,参观完德寿宫后,他颇为惊喜。
“德寿宫在遗址空间通过数字化技术,让观众能‘穿越’时空。”他说,数字生长凸显了遗址的价值。
博物馆馆员李元初坦言,德寿宫遗址历经南宋、明清时期等,遗迹间的叠压打破现象严重,“比如,德寿宫遗址内的遗存多为建筑基础、道路、排水沟及水渠等,遗址整体观赏性较差,也难免存在观众理解困难等问题。”
数字化,有助于解决历史信息的丰富性和展示的弱观赏性之间的矛盾,同时不需要在遗址本体上施工,不会对遗址保护造成影响。经过综合考量,项目组最终决定采用“遗址本体展示、室内陈列展示、数字化复原展示”融合的方式。
遵循“以遗址保护为前提”和“与遗址展示不争、不抢”的理念,在局限性较大的空间里做出好的数字展览,不干扰观众参观遗址,也成为德寿宫数字化展示的难点与重点。
“最大的挑战应该是如何确保数字化展示内容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周佶说,因为数字化展示是形象展示,是基于遗址遗迹复原研究后的数字演绎,必须确保真实准确。
为此,项目组在多家单位支持下,成立了由考古学、建筑学、历史学、博物馆学等多学科交叉的复原研究团队,提供精准可靠的考古数据和详细的复原研究成果,数字化内容展示也得以在此基础上,进行进一步的艺术化加工和呈现。
为了不破坏遗址,在数字化展示谋划前期,项目组确定了“突出遗址、辅助展示、真实性高、可看性强”的原则。“德寿宫数字化展项都是在遗址周边,通过巧妙的视觉设定让观众在遗址中获得沉浸感。”周佶说。
技术助力
让公众感受文物之美
保护、展示德寿宫遗址,也是在潮湿环境中对土遗址大面积露明保护的系统研究和探索,要为未来遗址保护展示积累第一手资料和经验。博物馆在第一时间做了全面的遗址监测,将日常人工巡查养护与现代技术手段相结合,及时把握遗址情况。
德寿宫遗址的许多遗迹旁都设有专业仪器设备。李元初介绍,遗址内的这些监测装置包括室内环境监测、埋深土壤温度与含水率监测、地下水水位与电导率监测等,同时在室外设有监测站。
“比如,传统裂隙监测一般由人工观察记录,现在我们同时引入监测装置,弥补肉眼观察的不足。”李元初说,通过连接物联网,待传感器采集数据后上传至云平台,在线就能实现对遗址情况的24小时不间断监测,将人工与技术手段相结合,共同保障土遗址的安全。
刁常宇介绍,“数字化+文物”,就是借助数字技术对文物遗迹和遗迹关系进行全面调查、记录并呈现,为其建立可永久保存和可持续再现的数字档案。“文物的数字化保护,是实现文化资源长久保存并发挥其软实力的基础性工作,也是让文物‘活起来’的前提。”刁常宇说。
如何才能让文物“活起来”?
周佶认为,难点主要在对文物的解读方式上。要在充分研究的基础上,通过新视角、新技术构筑出全新的展示方式,以深入的解读、浅出的呈现,让更多公众感受文物所承载的文化之美。
在刁常宇看来,想让更多文物“活起来”,就要在做好保护等基础工作的前提下,进行体制机制创新,各级文物管理部门做好协同工作,将文物作为可持续发展的宝贵资源,利用新技术突破时空距离和保存环境的限制,连接百姓的日常生活。
“后续我们计划进行更多基于互联网的数字化传播,比如网上数字展厅等,建立人与遗址间的连接,传播宋韵文化。”周佶说。
制图:张丹峰
《 人民日报 》( 2023年05月09日 11 版)
Copyright © 2015-2022 华中科普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12018864号-26 联系邮箱:2 913 236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