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晚报融媒体记者/伍靖雯
居民家中的厨余垃圾可变身肥料种花,小区分类投放垃圾能获得积分兑换日用品,废弃家具等各类垃圾实现资源再循环……
【资料图】
株洲城区每天产生约1300吨生活垃圾,如何从垃圾堆里翻出“金山银山”?如何让旧物新生循环利用?这些都是垃圾分类的重要工作。
目前,株洲通过引导居民在源头精准分类到不断完善终端设施建设,逐步形成从前端投放、收运,再到终端处理消纳全过程分类和资源化利用模式。一起来看看,这些举措如何悄悄改变我们的生活。
垃圾分类减量化资源化示范点,推动垃圾变废为宝。记者 伍靖雯 摄
小区里的改变:
积分兑奖促垃圾“再生”
废弃纸箱、旧衣物等需要扔出去的垃圾,还能变成日用品回到家里,这样的好事,全靠垃圾分类来实现。
江湾壹号小区内的再生资源智能回收站,格外引人注目。这台设备可以对废弃纸品纸箱、废弃金属物品、旧衣服等进行分类回收,正确投放垃圾后,机器可自动称重,并根据重量给予积分奖励,积分可以用来兑换日用品。
设置该智能回收设备的仁仁洁集团有关负责人介绍,目前该公司已针对江湾壹号小区居民特点,完成全智能化垃圾分类设施建设,还推出了适合老年人使用的“绿色积分卡”,激发居民参与垃圾分类积极性,助推可以再生的垃圾资源应分尽分、应收尽收。
目前,该小区每月可收运其他垃圾约18吨、厨余垃圾约17吨,可回收物约1300公斤,经有效收集分类后,资源化处置综合利用率可达90%以上。
正确投递、积分兑奖,目前,我市诸如亿都新天地等小区在推进垃圾分类基础设施建设时,也都安装了类似的智能回收设备,不仅方便居民分类投递,还能让垃圾变身礼物回馈居民,带动更多人养成分类好习惯。
不仅如此,大件垃圾、建筑装修垃圾的回收场地,也都出现轴承厂新生活小区等示范小区内,让垃圾各归各处,改善小区生活环境。
社区里的“微循环”:
厨余垃圾变肥料
相比普通的生活垃圾,餐厨垃圾容易流入非法渠道,被不法分子私自收购制成“潲水油”威胁市民餐桌安全。居民家里的厨余垃圾总量虽小,如果经过正规的资源化处理,不仅可变废为宝,也能有效消除隐患。
位于泰山路的株洲市垃圾分类减量化资源化示范点,就在尝试为此提供解决方案。除了可回收物分拣站、有害垃圾暂存站等,这里还专门引进了全市首条厨余垃圾资源化处理设备,小区里回收的厨余垃圾经过分拣、发酵等一系列处理流程后,最终可产出有机肥,并可提供给周边社区居民、园林绿化等单位等作为花肥使用,通过循环再利用实现厨余垃圾减量。
市级大件垃圾资源化处置中心内,废弃家具等变身生物质燃料颗粒。记者 伍靖雯 摄
终端处理中心内的变身:
各类垃圾实现再循环
城区每天产生约1300吨生活垃圾,要真正实现高效资源循环利用,就离不开功能完备的终端处理中心。
目前,株洲高标准建设了市级大件垃圾资源化处置中心、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等终端项目,居民生活中产生的绝大多数垃圾,在这些地方完成它们变身的最后一站。
在市级大件垃圾资源化处置中心,居民扔掉的废弃家具、树木废枝等被“吞”进加工设备,出来就成了生物质燃料颗粒,可应用到冶炼铸造、农业等领域,再次服务于城市。为了提高资源循环利用率,由市城管局牵头,株洲各机关单位、物业公司还与该中心签约,实现运营企业上门回收服务。从2021年底运行至今,该中心已累计处理超过11000吨各类大件垃圾,生产生物质颗粒燃料超过2000吨。
而在株洲市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居民日常产生的生活垃圾在这里经焚烧后发电。该项目一、二期共可实现日处理生活垃圾1700吨,其中一期就可实现年发电量约1亿度。
城区6000多家餐饮店的餐厨垃圾,也有资源化利用的途径。每天,市餐厨垃圾资源化处理厂的工作人员到各个餐饮店,上门收集餐厨垃圾,经过预处理的废油脂经过发酵降解等工序,最终可生成生物柴油等资源,无害化处理率和资源化利用率已达到100%。
Copyright © 2015-2022 华中科普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12018864号-26 联系邮箱:2 913 236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