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头条 > > 内容页

变形金刚:我们还要第二个“漫威宇宙”吗?

2023-06-12 11:04:24 来源:创业邦 分享到:

或许有人真的需要吧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毒眸(ID:DomoreDumou),作者:周亚波,创业邦经授权发布。

《变形金刚:超能勇士崛起》定档6月9日之时,有两个递进关系的问题被不少人提及:


【资料图】

第一个是,这算真人电影版的变形金刚几?

第二个是,如果这是“变7”,那么,“变6”哪里去了?

即便是IP资深粉丝,也很难迅速地给出准确的回答。当然,一些公开的信息也不难被盘点:

真人电影版《变形金刚》,前三部算得上是相对完整的三部曲;而从第三部开始,就伴随着迈克尔·贝想要退出、最终却又拿起导筒的某种混乱,其中从第三部开始,尤其是第四部和第五部,不论是制片还是广告层面,中国资本的存在感都相当高。

《变形金刚4》《变形金刚5》

第五部票房口碑双重溃败后,原本规划的第六部遥遥无期,反倒是外传作品《大黄蜂》,成为了电影上映时间线上的“变形金刚6”。

所以,虽然制作一侧有意淡化,但《变形金刚:超能勇士崛起》依然可以从“第7部变形金刚真人电影”的角度,去简称为《变形金刚7》(方便起见,后文也用此简称),甚至在宣传侧,各处也能随处可见“变形金刚7”的称谓。

官方只是时常不忘强调,这是真正意义上的、融合了“超能勇士(猛兽侠)”IP的“重启之作”,计划再来一次“三部曲”;从片头字幕制片人迈克尔·贝的名字来看,虽然看上去想要和前五部“划清界限”,变形金刚系列却依然逃不了这位爆炸大师的思路和影响。

只是从口碑和票房走势、尤其是中国市场的票房走势上来看,要想重塑当年3、4两部烂也能轻易卖座的“辉煌”,光靠重启是难实现的。

数据来源:灯塔专业版

*本文有微量《变形金刚:超能勇士崛起》剧透

令人羡慕的IP

作为世界上最成功的IP之一,《变形金刚》一个众做周知的“特点”是,它是先有了玩具,再有的内容。

极端一些说,自始至终,变形金刚的动画、影视内容,都可以视作“玩具广告”,无非是规模和成本的区别。

站在美国玩具巨头孩之宝的角度,变形金刚IP的诞生,其实是一次典型的出口转内销:1970年,日本TAKARA公司从孩之宝手中买到了“G.I.Joe特种部队”前身“Combat Joe”的开发权,并开始了改编漫画IP和改良玩具的“两手抓”。

为了让玩具更好玩,TAKARA推出了拥有机器人变身功能的“微星小超人”,而1980年推出的“戴亚克隆”玩具,更是拥有了可以变形为汽车和恐龙的两个系列。

变身改造人玩具广告

同年的东京电玩展,孩之宝的代表反向被这些能够变身的玩具所吸引,决定将“微星小超人”和“戴亚克隆”带到美国,并命名为“Transformers”,随后,孩之宝便决定效法自己的当家IP特种部队,进行反向的“内容开发”,这便是被粉丝们津津乐道的1984年G1版动画。

如今许多人津津乐道的“世界观”、“人设”等IP开发的要素,当时的孩之宝就已经相当熟稔,赛博坦星球,汽车人和霸天虎两大对立阵营,重建家园和前往地球的矛盾,这些如今看来相当老土、但在当时相当有开创性的设定,一举奠定了变形金刚成功的基础。拥有一块可以变形的正版擎天柱或者威震天,成为了全世界诸多孩子的梦想。

此后,变形金刚IP经历过起伏和混乱,但也诞生了以《超能勇士(猛兽侠)》第二季、DW、IDW开发的漫画为代表的、提供剧情深度的内容。

到了21世纪,电影视效水准发展到了足以开发的高度,斯皮尔伯格推动的、迈克尔·贝执导的真人版《变形金刚》又将这个IP带到了新阶段。

被称为“爆炸贝”的迈克尔·贝代表作是《珍珠港》,最被人记住的就是对灾难、宏大战斗的场面的调度。在迈克尔·贝手上,“香车美女”成了变形金刚的主题,“汽车人+梅根·福克斯+林肯公园”,也满足了美国青年的多重幻想,一度成为变形金刚的ICON。

虽然演变到现在,“美女”的主题被大大减弱,《变形金刚7》的男女主分别是拉丁裔退伍军人和非裔博物馆研究员,但还是没有减弱金属、机械碰撞所带来的荷尔蒙,宏大场面虽然没有“爆炸贝”时期夸张,但至少在这方面也还算值得票价。

画面转向遥远的东方,虽然没有太深厚的汽车文化,但中国市场和美国市场对电影的口味大体相似,况且,不论是玩具还是动画片,乃至后来的真人电影,对中国市场的态度都相当积极。

尽管动画片因为有不少战斗场面最开始被认为“不适合中国宝宝体质”,但最终还是在与玩具售卖权的捆绑后成功播出,让孩之宝没有错过当时就潜力巨大的中国市场。

众多《变形金刚》动画中的一版

总体上,最令人羡慕的点在于,在商业模式上,相比于“从内容到衍生品”的路径,反过来“从衍生品到内容”的路径,孩之宝似乎在做一项更有效率的生意——更何况,在变形金刚身上,孩之宝实现的早就不仅仅是“拍广告、卖玩具”,而是结结实实的双丰收。

例如,前两部变形金刚电影分别投资1.5亿、2亿美元,但最终收获了8.3亿和7亿美元的票房,与中国联系越来越紧密3和4两部,纵使口碑不佳,也都在中国收获了超过10亿的票房,还刚好赶上了中国电影票房飞速爬坡的脚步。

刚需,但已不完全是

看变形金刚系列的电影,你可以听到的最多的评价就是,“这种电影,爽就行了,不必纠结于剧情。”

一方面,这类评价自然相当有道理。电影发展到今天,此类不需要太多思考,甚至追求大脑按摩、把享受重点放在特效沉浸上的电影,一定意义上就是电影院的“刚需产品”。

很多人都无法忘记,第一次看变形金刚真人版时,擎天柱变身时所带来的震撼与感动——哪怕它的概念图最开始出现时,导演迈克尔·贝还因为将汽车人们的形象进行了金属化修改而被口诛笔伐;就真人电影版而言,第一部在当时无比惊艳的特效、第二部与当时风靡的3D视效接轨,都烙印着电影工业“时代的变迁”。

第一步真人版《变形金刚》

但另一方面,“只看视效不看剧情”的话术说多了,也反倒有些绑架的味道。

先不论常常也被冠以类似评价的“漫威宇宙”电影,至少在第三阶段之前相对缜密的规划、每一部环环相扣的剧情,真人电影版变形金刚的在开发的规划上总是略显混乱,没有理由的死亡与复活、反派关键时刻突然降智,以及战力的严重混乱等等,都常常令粉丝摇头。

哪怕是这样一部被许多评论称为“剧情水准有所回归”的《变形金刚7》,在很多人看来也充满了逻辑硬伤,缺乏人物成长,甚至在一些人看来,系列主角擎天柱从头至尾都有些“人设崩塌”之嫌。

编剧或许可以解释《变形金刚7》的时间线设定在了1994年,擎天柱在情感上尚未摆脱某种灰色地带,但人类男女主的成长线也同样没有得到特别好的刻画,家人、团队的回环结构不再新鲜,“team”的口号也已经十分像隔壁《速度与激情》系列的“family”。

有人调侃,《变形金刚7》值就值在,你可以用一部电影的价钱,看到包括《变形金刚》、《复仇者联盟》、《速度与激情》等多部电影。结合本部内容上对巨无霸阵营的刻画,以及结尾“G.I.Joe特种部队”的出现,你很难不推测接下来的两部变形金刚,将要走向类似漫威宇宙的例子,甚至“G.I.Joe特种部队”都可以对应“神盾局”。

很难说《变形金刚》按照这个方向的重启,就一定是个好主意。至少,漫威的这一套自己都是明日黄花,《速度与激情》系列也已经在肉眼可见地走下坡路,变形金刚在这个节骨眼上加大剂量地去效仿,很难不替它捏一把汗。

也难怪有评论家认为,《变形金刚7》或许是变形金刚系列榨干IP最后价值、发挥最后余热的一种尝试。然而,越是纯粹站在这一层角度,票房层面的审视就会越摆上台面:根据Box Office Pro数据显示,《变形金刚7》北美首周末票房预计在3000-4000万美元之间,或将继续创下变形金刚系列新低,而根据猫眼专业版,《变形金刚7》目前预计票房将将超过6亿,也较难超越前作。

时代在变化,那个“香车美女”的变形金刚时代不会再回来,也不必再回来。然而,2023年了,我们真的需要在变形金刚身上,再看一次“漫威宇宙”吗?

本文(含图片)为合作媒体授权创业邦转载,不代表创业邦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cyzone.cn。

标签:
x 广告
x 广告

Copyright ©  2015-2022 华中科普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12018864号-26   联系邮箱:2 913 236 @qq.com